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位置: 首页 》地方法学会 》综合报道
法雨润土解纷争
——专访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海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唐欣瑜

时间:2025-02-09   来源:海南省法学会  责任编辑:敖婷婷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 黄国亮   □ 金飞波

2021年以来,海南省法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为抓手,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服务下倾、典型引领,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搭建服务平安海南、法治海南建设的重要实践平台,持续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涌现出了一批兼具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优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唐欣瑜,就是其中代表。

唐欣瑜专攻土地物权,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多次参与地方立法,长期从事兼职律师,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作为海南省首批“全国优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唐欣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全省381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责任与担当。

近日,记者专访我省唯一荣获“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的唐欣瑜,近距离记录她的所做所获,倾听她的所思所悟。

记者:请您浅谈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认识。

唐欣瑜:习总书记强调,“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与省法学会朱安领同志的交流中,我深刻认识到“首席”工作是有效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自贸港建设和广大群众的重大举措,是像我这样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者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重要实践。担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要把工作与发展的“首先”、稳定的“首要”、民生的“首位”紧密结合起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政治硬、本领强、作风实、有担当,需要聚焦群众最关切的法律问题,回应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的坚韧去解决具体问题。

记者:受聘为海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后,您主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唐欣瑜:习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我受聘为海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后,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践中创新发展,紧紧围绕“四个重大”(即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范、重大矛盾纠纷化解、重大信访积案化解)开展工作,注重发挥自己在农村土地制度方面的研究专长,亲身实践,先后主持调处化解征地涉补偿安置纠纷、建国后公有制改革房产和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村民集体土地划界纠纷等。尤其是对万宁市大茂镇村民小组的土地划界纠纷化解工作记忆尤深。

万宁市大茂镇某村委会两个村民小组长期存在土地确权纠纷,时间跨度长、问题症结多、成案原因杂、风险隐患大。海南省法学会在“首席”重大矛盾纠纷排查中,将该案作为“骨头”案件,按照“一事一首席”、“一事一专班”、“一事一方案”的工作要求,朱安领同志作为首要负责人,牵头成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并由我担任组长。围绕该案,我们专家团队确定了“三实”的工作策略,即实地、实情、实效,以“头拱地”的精神,前后数十次开展现场勘察和实地丈量,查阅万宁县志等各类资料500多份,组织开展矛盾纠纷调处20余次。专家组依据现状和搜集的材料,结合法律法规政策研究与实践,最后形成统一客观并具说服力的调解意见,得到了纠纷双方和万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目前,纠纷双方已同意由相关部门以调解意见为基础,在尊重历史、兼顾现状的原则下,友好协商解决,成功消除了重大群体性事件隐患。

记者:请您谈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中的感受。

唐欣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对此,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首席”工作不仅需要能熟练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更需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全程,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以深厚的为民情怀、不渝的守正之心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调处的纠纷都是久访不息、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骨头”案件,我主持调处的案件主要是历史遗留土地纠纷案件,往往存在难以理清事实、难以核对证据、难以依法解决的“三难”特性,这就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奔着问题去、跟着形势走”的态度,需要有愿做、敢做、会做群众工作的勇气,更需要有接地气、有生气、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工作方法。只有以百姓视角、百姓语言、百姓情怀才能推动调处化解工作与当事人真正做到“零距离”“面对面”。工作中我深感,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要画好全省“首席”工作的“同心圆”,需要守正创新、迎难而上、自信自立、整合力量,探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专家会诊、首席把脉、公众参与”的六位一体工作模式,才能确保实现“办理一案、防范解决一类问题”的良好效果。

记者:担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以来,您有哪些收获?对于提升法学理论研究水平又有哪些助益?

唐欣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担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以来,我离开文字案头、走出教学课堂,接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复杂情况和鲜活案例,大大提升了专业能力,锻炼了实践能力,对自身的工作也有了新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具体来说就是:“嵌入式”调查事实,全面了解熟悉,剥丝抽茧、层层梳理,提出具有说服力的法律意见;“下沉式”拓宽方式,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兼具,推动化解取得实效;“辩证式”研究问题,更好地把握纠纷特性,做出客观且公正的处理;“守正式”忠于法律,确保公平合理,解政府之忧、纾民之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首席”工作让我对下一步理论研究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利用好“首席”工作这一重要平台,结合海南自贸港法治建设,坚持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全局观念,拓宽视野,丰富内容,除了对我省农垦系统土地权属、农村宅基地改革、土地流转承包、集体资产管理开展研究以外,更要立足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探索“自贸港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首席+诉前调解”、“首席+信访”、“首席+预防犯罪”、“首席+公益诉讼”等,让“首席”多元解纷机制在我省基层社会治理中开花结果。

记者:作为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您对下一步的工作有什么思考和建议?

唐欣瑜:“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海南自贸港建设大潮正起、千帆竞发,此时获得荣誉,对我来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时刻激励我“坚定法治自信,强化使命担当”,致力于以行动见成效、以实干显担当,为平安海南、法治海南建设贡献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指示精神,矢志不渝,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带头推进“首席”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满怀为民服务之心、崇法守正之情,让法治光辉照耀琼州大地。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呼唤平安与和谐。只有主动把握时与势,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才能把主观能动性转化为发展主动权。“首席”工作必须融入服务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效的工作大局,坚持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具体来说就是:一要拓展阵地。完善选聘、管理、资源共享等制度,开展制度化、正规化建设,搭建法治智库、法治实践、法治服务“三大平台”。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整合,建设信息化平台,探索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新模式;二要丰富内容。创新引领,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法学会特色,因地因时因事制宜,提供多元化服务。结合海南实际,推动“首席”工作与涉外法治工作紧密结合,形成特色服务品牌;三要强基固本。以“首席”工作为牵引,整合各学科各领域法学专家和法律实务工作者,推动专家资源向基层末端延伸,激活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推动“首席”工作与政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有机结合,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院、信访等有关部门的无缝衔接,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发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我们满怀深情,开拓奋进,不断谱写“首席”工作新篇章!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